【影片連結】
二樓後方是仁波切的房間,也是給弟子尋求修行指導和解答困惑的地方,只要仁波切在中心,門就開著,任何人都可以輕易的見到仁波切,仁波切的親切和詼諧,相信是所有弟子共同的印象。
三樓前方是法王的房間、中間是廚房、後方是侍從的房間。整個三樓的感覺是莊嚴典雅的,簡單的傢俱和牆上的壁畫,顯得十分簡約清淨。
房間外的空間是法王接見弟子的地方,一進門是四大天王及千手千眼觀音的壁畫。當晉見法王的弟子很多時,可以在這裡稍作等待。
往裡面走可以看到白玉祖寺和南卓林寺的圖片,通常法王就在這裡接見弟子。再往裡面就是法王休息的地方了。
四樓是僧房、工作室及休息的地方。三樓和四樓平常就比較少開放,應該是說,三樓和四樓是出家人活動的空間。
五樓是個頂樓,有些法會會利用這裡舉行,或提供較多僧眾用餐的地方,鐵皮屋外的空間用來火供、煙供或掛天馬。
整個中心在仁波切的精心規劃下,功能非常完備,除了放生必須上山下海外,其他的法會及八關齋戒都可以在中心舉行,仁波切為弟子們的設想實在周到。
仁波切經營的用心,也要弟子們能感恩及珍惜,而回報上師最好的方法,就是精進修行,在這個末法時代,能值遇一位具德的上師,是非常稀有珍貴的,而能在中心接受仁波切教誨的每一位弟子,肯定是具有相當福報,在己身受法益的同時,也願大眾都能同霑法雨、共成佛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