貝諾法王講授外共四加行(一)
貝諾法王1996年9月4日 在台灣新店白玉中心傳法內容
我們在聽法時應該要有的行為,分為兩個部份:一是我們要捨的;二是我們要取的。
首先先講什樣的的行為,是我們應該要避免要捨棄的。
第一是有三種過失
第二是六垢
第三是五不取
首先我們講的就是法器的三種過失
在聞法的時候,我們的耳識一定要專注不散漫地聽聞這法音,如何我們不能夠專注地不散亂地聽聞這法音的話,就好像是一個器皿,它的口是朝下蓋著的,如果說這器皿它的口是朝下蓋著的,不管我們怎樣倒水,水都是無法進這器皿的。
第二個過失就是我們的心,不去記住我們所聽到的法音話,那我們仍然是無法修行,我們仍然不知道要怎樣去修行。就好像一個器皿,它的底下是有漏洞的,它是破的話,不管你怎樣倒水,倒多少水,這個水還是會由器皿底下的洞流出。因此我們要將我們所聽到的這個次地牢記在心中。
第三就是我們在聽法的時候,不要自私自利的這種錯誤動機,然後不要有貪嗔癡這種不好的念。如果我們在聽法的時候雜染「貪嗔癡」,這個不好的動機的話,那這個法不但沒有辦法利益我們的內心;反而會把整個法轉為錯誤的法。那好比是一個很好吃的食物,讓它放入了「毒」,雖然我們吃起來好吃,但是吃下去之後,帶給我們疾病。因此我們要再聽法的時候,千萬不要有這種錯誤不好的動機。要是有這項的不好動機,在我們心中升起的話,那清靜的法是無法進入我們內心的。因此我們聞法的時候,我們的動機是需要清靜的,不要雜染著煩惱,這一點是很重要的。
在我們聞法的時候,就好像是鹿在聽琵琶的聲音一樣。獵人他為了要很容易地能夠捕捉到鹿,所以他會彈奏琵琶,當他彈奏琵琶的時候,鹿就會很注意地去很仔細很專注的聽這琵琶的聲音,那這個時候,獵人要射殺這鹿就非常容易的。就好像這樣的比喻,我們在聽法音的時候、在聞法的時候,我們一定要非常地專注耳朵注意的聽,在聽得時候,我們就是正個會讓我們整毛髮直豎、眼淚自然地流下來,因此我們在聽法的時候,沒有夾雜妄念,我們的耳根是很專注在聽的。(待續) |